请输入您的账户名和密码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邓晓芒于11月5日做客华南师范大学,围绕中国“传统道德中没有陌生人的位置”而产生的底线缺失问题,与师生展开交流。
邓晓芒教授谈到,中国传统道德讲“三纲”、“五常”、“五伦”、“六纪”,这是上至士大夫,下至布衣百姓所共同认可的道德标准,但是“这些标准中根本没有陌生人的位置,这是中国道德完全缺位的。”
结合之前在社会上引发广泛争议的“彭宇案”、“张君案”和“梦鸽护子”事件,邓晓芒分析了那些看似遵守传统道德、实则有悖普世价值的行为。
以“彭宇案”为例,法院判决认为,“如果被告是见义勇为做好事,更符合实际的做法应是抓住撞倒原告的人,而不仅仅是好心相扶;在原告的家人到达后,其完全可以在言明事实经过然后自行离开,但被告未作此等选择,其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对此,邓晓芒指出,这一判案依据是出于对陌生人陷入盲目防范的传统道德规范,“中国传统称陌生人为路人,连法官都认为没有人会出于道德心主动地去帮助一个陌生人,反过来说,不帮助陌生人对于中国人来说不存在任何道德上的愧疚。”
而在“张君案”中,邓晓芒认为,若依据传统道德来评判,张君也是遵守了自己的道德底线的:张君在12岁的时候曾攒一个学期的伙食费,走30里路给身患绝症的母亲买肉,亲手做丸子汤,此乃孝礼。且张君在江湖上讲义气、够朋友,人缘极好,此乃信义。那些被他杀死的人都不是他的朋友,只是“路人”。
至于“梦鸽护子”事件中,梦鸽那句“母亲为了孩子可以做任何事情”,邓晓芒分析道,“我相信这句话可以在天下母亲中引起一片叫好声。那这样,我想她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杀人”,那么这种将母亲对孩子的爱作为道德底线的行为,真的道德吗?
通过对上述三个案例的分析讲解,邓晓芒提出,中国人的道德底线亟待提升,其一,要找到传统道德的盲区,即要找到陌生人的位置和敌人的位置。怎么找?就是要形成与陌生人甚至敌人打交道的一套游戏规则,那就是公平正义的普世价值观,也是我们新的道德底线,超出原有的伦常,放眼全球,不要简单归结为“阴谋论”、“敌我论”;要教会孩子怎么和陌生人打交道,而不是简单的告诉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其二,要破除自以为“诚”的过分自信,人的自我感觉是不可信的,更重要的是要有理性。“中国人要走出当今的道德困境,惟一的出路就是发挥出人所固有的理性。”人都是有理性的,要努力挣脱感性的束缚来对自己内心深信的纯洁本心进行一番怀疑和测试,以理性来真正认识你自己。
邓晓芒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专攻德国哲学,亦研究美学、文化心理学、中西文化比较等。创立“新实践美学”和“新批判主义”,积极展开学术批评和文化批判,介入当代中国思想进程和精神建构,强调知识分子的社会批判责任,在学术界和思想界有很大的影响力。代表性著作有《思辨的张力》、《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合著)、《黄与蓝的交响》(合著)、《冥河的摆渡者》、《新批判主义》。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都报系总裁曹轲表示:社会转型期需要负责任的大众媒...
“南都家谱·南都口述史”正式上线!无论你是南都的前员工,还是现同事,或是爱着...
大吃大喝,庆祝重生!”从感激机长到感恩彼此。“南航珠海直飞北京飞机遭受鸟撞迫...
那天中午12点,来了11个高一的学生,令我很惊讶的是,11个学生之中,有4个...
至于更多其他的意义,记者觉得她的稿子里承载不了太多,或许仅仅是一个小人物的日...
上海秦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马越向记者透露,即使“限薪令”真实施了,执行起...
南都网传媒频道编辑